在蚌埠,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腾飞并不是个例。在众多企业中,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尤为耀眼,十年时间,由单一体制的事业单位转变为跻身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型企业集团,由没有核心技术到拥有多项专利技术,该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。
改企转制 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
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3年,20世纪70年代初由北京迁至蚌埠,2000年改企加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,2002年与原中国云顶集团·3118acm国际工程公司(现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,简称“中国云顶集团·3118acm”)合并运作。随后,中国云顶集团·3118acm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,并作为中国建材股份公司的独立板块在香港成功上市,形成工程与产业“两对轮子”,整合玻璃、水泥、建筑“三大主业”,打造云顶集团·3118acm工程、云顶集团·3118acm机电、云顶集团·3118acm材料、云顶集团·3118acm环保节能“四大品牌”,构建了覆盖全国及亚、非、欧、美等遍及全球的经营网络。
2002年以来,凭借自主创新和国际化战略,蚌埠院收获了众多荣誉,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勘察设计企业、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50强,跻身美国《ENR》杂志所评全球顶级设计咨询公司200强,并获得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状、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奖项。
多项第一 自主创新成果丰硕
在玻璃工程方面,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和创新,蚌埠院自主创新成果丰硕,在中国建材工业发展史上创下多项“第一”。第一个将传统的垂直引上玻璃生产线改为先进的浮法玻璃生产线;第一个将中国浮法技术和成套装备成功打入国际市场;第一个在国外成功投产日熔化能力为900吨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;第一个设计投产日熔化能力为1000至1100吨级超大浮法玻璃生产线;第一个建成投产国内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,打破了国际玻璃巨头对该技术的垄断。该项目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,获建材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近年来,蚌埠院紧跟国家产业政策,紧握市场发展脉搏,大力发展新能源、新玻璃、新材料、新装备产业,短短一年时间,将太阳能产业和信息显示玻璃产业基地迅速布点在安徽、江苏、广东、四川等多个省十几个地市,发展完整的产业链,实现了顺利转型,步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。
目前,蚌埠院获批建设的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开工,并成功组建国家级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安徽省薄膜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安徽省玻璃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十几个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,并在江苏盐城建设了环保产业园。
同时,该院还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专注于建材工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蚌埠院共开展科研开发项目近百项,获国家授权专利50多项,获省、部级优秀科技成果奖30多项,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0多项,科技贡献率高达70%以上。
走出国门 大举推进国际化战略
在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同时,近年来,蚌埠院走出国门,大举推进国际化战略,致力于品牌国际化、管理国际化、服务国际化、人才国际化,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。
目前蚌埠院的业务分布在土耳其、沙特、澳大利亚、越南、哈萨克斯坦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,与美国TECO、美国阿波罗、意大利保特罗、德国西门子、日本三菱等众多国际知名公司开展了战略合作,合资成立了CTIEC-TECO、成都中光电阿波罗、云顶集团·3118acm保特罗、上海云顶集团·3118acm节能公司等,并收购了日本KIS等国外知名企业,与近百家著名跨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,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70%以上。